国内人文历史

湖北农民拿出85年前“欠条”,红军借款400大洋,如今应还多少钱

时间:2019/12/29 19:59:08  作者:未知  来源:网络转载  查看:32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吴兰阶曾写了一副对联:“痛恨绿林兵,假称白日青天,黑暗沉沉埋赤子;克复黄安县,试看丹霄紫气,苍生挤挤拥红军。”在这副对联里,巧妙的嵌进了十种颜色,用红色代表了农民自卫军。此联一出,便在当地引起反响,人民群众便把农民自卫军称之为“红军&rdquo...

吴兰阶曾写了一副对联:“痛恨绿林兵,假称白日青天,黑暗沉沉埋赤子;克复黄安县,试看丹霄紫气,苍生挤挤拥红军。”

在这副对联里,巧妙的嵌进了十种颜色,用红色代表了农民自卫军。此联一出,便在当地引起反响,人民群众便把农民自卫军称之为“红军”,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人民军队名为“红军”的记载。

湖北农民拿出85年前“欠条”,红军借款400大洋,如今应还多少钱

红一军成立,士兵武器落后粮食短缺

1927~1929年期间,在河南、湖北以及安徽的交界地带,不断发生起义活动并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根据地,而中共中央为了能够将革命的力量发挥到极致,于是便决定将这些地区部队进行一次整编,并且还要建立统一的鄂豫皖根据地。

最后,这些地区的三个部队,统称为“红一军”。

在部队建立的初期,因为敌人不的断围剿,从而导致了在资源方面的储备及其的缺乏。

特别是极度的缺乏枪支弹药,刚开始时,部队大都配备的,都是大刀长矛等冷兵器。虽说武器落后,但由于红军战斗力彪悍,因此也让装备精良的国军疲于应付。

不过,缺乏枪支弹药还可以靠毅力杀敌,但是缺少粮饷这个问题,硬撑可不是办法,因此当时的红军也时常为了这件事而烦恼。

百姓向战士提供援助,红军一一写下欠条

就在红军为此事烦恼时,那些住在根据地附近的老百姓们,一看到战士们有困难,便纷纷的伸出了他们的援助之手,有粮食的便拿粮食,有钱的就拿钱。

湖北农民拿出85年前“欠条”,红军借款400大洋,如今应还多少钱

但是,我们也都知道,在红军中有着极其严苛的规矩,绝对不可以随便拿百姓的一点东西。但是,由于战争的需要,于是在万不得已时拿了百姓的东西他们就会一一写下欠条,等到将来有能力时再偿还。

不过,由于当时的红军队伍需要到处迁移,再加上很多写下欠条的战士在战场上阵亡,因此能够偿还这些欠条的,可谓是少之又少。

湖北老人翻出家中尘封85年的借条,揭开一段伟大的故事

而在2015年的时候,湖北孝昌县金盆村贺家畈,一位70多岁的老农民杨明荣,拿出了一张尘封85年的红军借条。

根据这位农民的回忆,此借条是他的祖父杨长银留下的,借条为红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出具。

在那张老旧的欠条上,写着借款原因、借款人以及金额。

而这张借款条一出现后,便立马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注意,在经过反复的调查史料之后,专家发现,原来85年前,红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,参加了阳平口战斗。

湖北农民拿出85年前“欠条”,红军借款400大洋,如今应还多少钱

当时,由于红军队伍资金紧张,一时囊中羞涩,最后在经过上级同意之后,队长涂杏找到了杨长银,并向他借了400块大洋,也留下了借条。

这件事在1992年版的《孝感县志》中也有记载:“鄂豫皖根据地红一军一师于阳平口战斗后,进行扩编整训,部队由1200人发展到1500人。”

当时,杨长银听闻红军在筹集资金,于是他二话不说便拿出300块大洋积蓄,并且又向亲戚朋友借了100大洋,共计400大洋全部交给了红军,以帮助红军渡过难关。

而杨长银和儿子一直保留着借条,始终没有拿出来。85年过去了,杨长银已经去世,杨长银76岁的孙子杨明荣便一直珍藏着这张长辈留下的借条。

直到2015年,杨明荣将残破不堪的借条拿出,并找到当地政府,人们才知道原来红军还曾有过这笔欠款。

政府有借有还,400大洋折算为4万人民币

当时一共借了400块大洋,在当时的年代,400块大洋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在现在又值多少钱呢?

湖北农民拿出85年前“欠条”,红军借款400大洋,如今应还多少钱

大家都知道,民国初年时的大洋还是很值钱的,一块大洋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350元,后期逐渐贬值。

因此1930年时的一块大洋,就相当于如今的100块钱。而杨明荣家的400大洋,也就大约相当于4万元人民币。4万元放在今天,也不能算少了。

小结

在近代百姓大多都吃不起饭的时候,一块钱大洋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家庭花很长的一段时间,即便是放到如今,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但是,杨长银却能够义无反顾的借出400大洋,实在是令人佩服,也正是有百姓们的大力支持,才有了抗战的胜利!

相关评论
评论者:      验证码:  点击获取验证码
   本站作者QQ:1356101988   
Powered by OTCMS V2.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