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读本》部分著者和出版者在新书发表会上。 |
中文是什么?这在当下的台湾都成了问题。“文言文是不再使用的过时表达,学了没用”,“孔孟是不合时宜的封建遗毒”,“学太多的中文经典,台湾文学怎么办?如何建立文化认同?”……因为这些论调大行其道,台湾的语文教学课时减少、文言文减量、“中华文化基本教材”和“文化经典选材”变调,“选贤与能、讲信修睦”“草枯鹰眼疾、雪尽马蹄轻”“撑着油纸伞/独自彷徨在悠长,悠长/又寂寥的雨巷”……这些优美的文字、思想、意境,正在渐渐远离。
然而,了解中文之美的家长们不甘心,语文补习班座无虚席。致力于中文教学的学者教授们不甘心,于是撰写“读本”指导自学。近日,一本针对高中生的《理想的读本》(以下简称《读本》)在台北出版,在新书发布会上,彰化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丽珠称参与这项工作是“暗夜传灯”。
可以自学的课本
《读本》选文15篇,包括古典文学、现代文学和译作;依据岛内高中语文教材体例,还有一篇“中华文化基本教材”。不同于原文加注释的惯常方法,读本里的每篇选文都有“为何选这篇”“作者与出处”“可以这样读”“再做点补充”等内容,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文章,了解作者、历史、文体、同时代的其他名家和文章。比如所选徐霞客《游黄山日记》一文,在“作者与出处”目录下以小故事概括了徐霞客的生平和当下的影响,介绍“他的家乡马镇被改名为徐霞客镇……把《徐霞客游记》的开篇之日(5月19日)定为中国旅游日……”并在“再做点补充”中讲解游记文学:“从南北朝开始,在山水诗、赋的基础上,已有描写自然山水的散文笔墨……”这个目录里还介绍了“今日的黄山”,收集了历代对徐霞客的评价:“不避风雨,不惮虎狼,不计程期,不求伴侣,以性灵游,以躯命游,亘古以来一人而己。”
记者翻阅《读本》,感觉对于成人来说,就算读其文,也能从导读中获得新的知识点。导读的撰文都是台湾各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们,他们中有人自己也是诗人、作家。认真地看完一课,的确如出版者所言,不仅能了解中文的语法文体,提升表达能力,也能学习国学常识,传承传统价值。
扎根人文的土壤
一反现行课本的文言文被砍,《读本》选古典文学9篇,《礼记》《古诗三首》《鸿门宴》《桃花源记》《师说》等,都是千载永流传的经典。此书的出版者汉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宋具芳在发表会上表示,在碎片化阅读、快餐式娱乐的当下,希望孩子们能扎根人文土壤。中文建构的人文土壤为何?“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……”“所谓佳人,在水一方”“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”,无论读到哪一句,那些“封建遗毒”说、“文言过时”说都立刻现形为无知和别有用心。
参与《读本》编撰的教授们在发表会上从各个角度表达对中文之爱,先秦文史、两汉经史、汉诗文赋、唐代诗歌传奇、明清小说戏曲……灿若群星,照亮我们的来时路。教授们表示,学习文言文是为了传承祖先的智慧,建立我们与传统的联系。文言文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,它是我们的根基和“文化原乡”。而白话文不仅是使用工具,它培养审美、思考方式、价值观、判断力。在选文《孔乙己》“可以这样读”的目录下,有这样的导读:“落第、登第的对比人生,哭与笑的渊壤,是鲁迅对科举的强烈控诉……”这就将读者从个人悲剧中引入社会思考,超越了语文本身。
传递文化的基因
当下台湾的中小学教育已成为政治斗争的战场,在多元、民主的掩护下,“去中国化”渗透进教科书的各科目,以语文教学的“中华文化基本教材”为例,这一直是台湾高中的一个独立科目,教授的是“四书”,曾经备受称赞的台湾民众的国学素养正是来源于此。但2006年陈水扁执政时期这个科目被取消,2011年马英九执政时期又恢复,但更名为《中华文化基础教材》,一字之差反映台湾政治环境变化。在当下实行的课纲里,这个科目的教授内容被肢解,不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脉络。
《读本》里的“基本教材”介绍的是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,张丽珠教授在发表会上说,传统文化与价值历久弥新,两千多年前孔子“推己及人”的观念不就是当下提倡的“同理心”吗?《礼记》里的适墓不歌、临丧不笑、临乐不叹,是同理心也是行为规范,是中国人“莫不中礼”的风度。
出版者介绍,针对高中语文的《读本》计划出版6册,这项工作他们会继续做下去。因为语文教育是一个民族灵魂基因的传递,是台湾青少年的心灵教育,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基础。
可惜的是,《读本》发表会上记者寥寥,对新书的反响在选举的口号和政治口水之中也无立脚之地。记者感慨:这样一件百年育人的工程,真的是“暗夜传灯”。